經常與HR聊天的時候,一般都會說,沒事的時候應該多看些書,對自己提升比較有用。一般有兩種回答:一是我也想看書,不知道看些什么書?一是我也經常看書,但是好像沒有什么效果。想想自己以前也是這樣的,后來看了很多書,也走過彎路,這幾年下來也看了近300本書,看書看多了,也就有一些體會,與大家分享一點點看法。
作為自我提升,不是隨便什么書都可以讀的,書實在是太多了,需要尋找對我們有用的,現(xiàn)在是一個營銷的時代,很多書看上去是大家、名人推薦,其實是一些沒有什么營養(yǎng)價值的書,前些年很暢銷的心靈雞湯類書籍,也是從歐美傳過來的,結果是雞湯喝了不少,其實沒什么鳥用,往往是看了半天肚子依然還是很餓;還有一類就是管理營銷類的,管理大師、營銷大師滿天飛,殊不知中國最不值錢的就是這些亂七八糟光環(huán)的管理大師以及他們的管理書籍:自己編造的小張、小王、linda、lily的勵志故事充當案例來證明自己的思想是多么的正確;還有一些人喜歡看小說,尤其是很經典的小說,這些只能是陶冶情操,對職場能力提升沒有太多幫助。
所以,在讀書之前選好書是很重要的,選錯了書,看的越多,浪費的時間和精力也就越多,很容易被書商忽悠,買不該買的書,可以說,選書也是一種能力,選書比看書更重要,要在浩如煙海的書海中選出一本好書,的確需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。
一、學院派的書
適當?shù)目纯矗瑢W院派的書都是屬于理論研究方面的,所以很枯燥,但它是學科的理論基礎,這類的書找一兩本最經典的就可以了,我們也不是搞理論研究的,看多了沒有用,能力提升主要是要靠實踐的。
二、實戰(zhàn)派的書
這類書是我們首選的,這類書也很多,怎么選呢?首先是看書前面目錄,看看目錄標題,我們要選擇的是不能太理論、要有一定的案例、有木有一些新東西(自己不知道的),其次看書的作者,在網(wǎng)上搜一下作者是做什么的,有什么經歷,這點很重要,必須要有在這個行業(yè)多年的實踐經歷,比如在世界500強做了多年的HRD,或者做了多年的企業(yè)顧問,給很多知名企業(yè)做過管理咨詢。比如寫一本關于如何做
培訓師的書,作者必須在這個行業(yè)八年十年以上,否則是很難寫出一本有質量的書。有一些沒有多少實戰(zhàn)經驗的人也寫實戰(zhàn)的書,原因很簡單,枯燥的理論書沒多少人買啊,這樣的書,大部分是理論,案例也不是自己經歷過的,大多是別人的,不是書不好,對我們能力提升用處不大。
三、管理類的書
隨著能力和閱歷的增加,這類的書肯定要看,這類書要看看就看最經典的,國外的如彼得·德魯克(管理學大師),戴夫·尤偉奇(人力資源管理之父),稻盛和夫、大前研一等,國內的如陳春華、應秋月、王育琨、段燁等等,也有很多不錯的書,可以看看,很多國內的偽大師就不要看了,網(wǎng)上搜一下就知道了。
四、心理學方面的書
是必須要看的,不懂心理學是做不好人力資源管理的。首先基礎的理論還是要看看的,起碼要知道一些心理學的基礎,有了基礎,看心理學相關的書,就能更好的理解。實用的心理學比如微表情微反應、性格學、心理測試,慢慢學,提醒幾點,心理學的很東西是幫助我們做判斷,而不是最終的判斷,比如微表情里有一個關于表情:眼球向左上還是右上是撒謊還是回憶?說法不一,很多書的講的都不一樣,這個需要看實際情況。
五、其他領域的經典書籍
其他領域的經典書籍也是要學習的。人力資源這個學科其實興起并不久,整個管理學概念的提出也不過是百年。因此要想提升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,認真的閱讀其他領域的書籍是非常必要的。但是,借鑒的一定是經典書籍而不是其他的暢銷書或者好評書。例如,黑格爾的大小邏輯、康德的批判系列、中國的韓非子、荀子、商君書等書籍的翻閱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。
當我們選擇了一本不錯的書籍以后,如何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。那么就是要三動:動筆、動手、動腦。看到重點和經典的地方要用筆畫出來,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要寫自己的批注和想法,看完一本書要對這本書進行思考和回顧,有時間可以做成思維導圖,以后回憶起來更方便,如此一來,同樣的讀書時間但是讀書的效率則會大大的提升。